当前位置:课题管理>>市级课题>>基于问题情境下小学音乐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材料>>阅览文章

《浅吟低唱颂古韵》优秀教案

发表日期:2024/3/3 11:04:54作者:学校管理员

《浅吟轻唱诵古韵》单元教学设计

           段玉裁实验小学  周筠

      罗村小学   申怡

 

一、单元指导思想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新课标(2022)课程理念突出了课程的综合:以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以独特的存在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功能。这里所指的“存在方式”是指在古诗词吟唱领域中体现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存在方式,即古诗词吟唱的审美特性和思维方式。

 

二、单元作品分析

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说:古诗词是祖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它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心田,滋润你心扉……所以本单元主以“古诗”为载体,在营造浓郁诗情画意的同时,将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融汇其中,在吟、诵、唱、演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亲近古诗,提高对声音的感受力,营造一个“诗韵”与“乐声”交融的学习氛围。

作品名称

作品分析

《咏鹅》

歌词为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融合诵读与歌唱,旋律活泼轻快,节奏跳跃紧凑。将大白鹅悠闲自得形象充分表现出来。

《静夜思》

歌词为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歌曲为两段体,宫调式。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节奏舒缓,速度稍慢,表现了思乡的情愁。

《画》

改编古曲《春江花月夜》为旋律,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古诗《画》为歌词,五声音阶,商调式。每两小节为一乐句,旋律采用民间音乐“鱼咬尾”手法,表现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悯农》

歌词为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歌曲为二拍子,共8句,其中第34句和第78句完全重复。旋律流畅优美,以中速吟唱每一乐句均使用了拖音和填充的创作手法,是一首带再现的二部曲式。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艰辛,说明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应爱惜粮食的道理。

 

三、学科大概念

亲近诗歌文化,体验“诗韵”与“乐声”的融合美

 

四、单元基本问题

1.诗词的语言美和音乐的韵律美是怎样结合起来的?

2.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有哪些变化?

3.不同的演唱形式对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不同的创作手法和歌曲结构和作品呈现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学情分析

    根据小学语文学科古诗教学的进度,本单元选取的音乐作品中所涉及到的古诗,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加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简洁明朗,非常贴合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与生俱来的爱唱、爱跳的天性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将自身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潜能挖掘出来。尤其是当动静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达成一致的时候,往往能触动起他们极大的音乐学习兴趣。

 

六、单元教学目标

1.在古诗诵唱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了解诗与乐的特殊联系,热爱祖国的诗教传统,并乐于采用多种音乐形式表现对诗歌遗产的敬仰。

 2.通过吟诵与歌唱交融的学习,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画》和《静夜思》,并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能用欢快积极和流畅的声音分别演唱《咏鹅》和《悯农》。

3.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选段,了解诗配乐这种有趣的表现形式,并充分感受诗歌与音乐的完美适配与融合,能尝试用吟诵的方式表现《画》以及其他配乐诗歌。

4.了解四二拍与四四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认识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能将其加入到合适的乐句中表现出来。能创编至少两小节的节奏谱,并能运用这些节奏诵读古诗。

 

七、单元教学安排

课时一

《咏鹅》

《江南》

 

要点1:体验“约德尔”唱法对音乐表现所起的作用

要点2:了解约德尔真假声交替的唱法,以及它对其他国家、地区音乐作品的影响

要点3:加深对欧洲牧民音乐特点和风格的印象

指向素养:审美体验、文化理解

课时二

《静夜思》

《游子吟》

 

要点1:从音乐要素分析歌曲

要点2:把握弱起小节,在演唱时找到正确的换气点

要点3:用均衡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

指向素养:合唱艺术表现、音乐分析、情感体验

课时三

《悯农》

《春晓》

要点1: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的正确演唱

要点2:从音乐要素分析歌曲

要点3:用均衡和谐的声音轮唱歌曲

指向素养:轮唱艺术表现、音乐分析、情感体验呢

课时四

《画》

《春江花月夜》选段

要点1:了解爱尔兰风笛的构造、音色、演奏方法

要点2:对比民间音乐与皇家音乐的不同

要点3:用合适的乐器参与《水上音乐》的综合性表演

指向素养:审美体验、文化理解、实践创新

 

八、单元教学评价

    立足素养和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依托教学活动。

1.评价形式:课堂观察与检测、书面形式检测

2.评价工具:口头评价、表现性评价、课堂学习任务单、思维导图。

3.评价结果运用:及时反馈给学生个人,反应在期末学生音乐成绩等第评定上。

评价内容

表现标准

评价方式

学习兴趣

1  课堂参与度

2  与他人分享交流的意愿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日常观察记录、学习单

学习能力

1  音乐的听辨与反应

2  节奏的表现与运用

3  准确地学唱

4  能力的迁移与运用


学习习惯

1  聆听的专注度

2  歌曲演唱的状态和习惯

3  音乐活动的秩序感


学习成果

1  歌曲的展示与表演

2  小组创编与合作